計畫緣起 | 方向與目標 | 方法與步驟 | 執行現況 | 成果發表 | 專案摘要
原計畫主持人杜正民教授於2005年,在一次不經意的身體檢查中,確診罹患肝癌,他將入院治療當作「病禪十」,在治療及恢復過程中,杜老師重新體驗、思惟佛法。縈繞著「佛陀到底是如何教導病危或臨終的人面對病痛與生死?」就像參話頭般不斷盤旋於腦中。因此,在他出院後試圖從佛典或祖師大德的開示中,找到可以依循的教導,透過以病相應(Gilana Sutta Collection)為主的經文的研讀與體會,整理出自己在病中可具體操作實踐的方法。經過長期的醞釀和準備,杜老師自2014年開始重點推動「法的療癒」──佛教醫事文獻研究、教學與資料庫測試工作。相關工作內容說明如下:
自2014年9月起,正式展開佛教醫事文獻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從帶領學生們研讀來自不同研究方法與觀點的宗教醫療及佛醫相關文獻開始,並逐步構思將研究資料轉換為數位化呈現與應用之可能方案。2016年2-6月,與具豐富的佛典數位化專案執行經驗的洪振洲✱老師共同開課,帶領學生們一起嘗試將已累積的研究概念和部分成果,逐步規劃、建置成線上資料庫。於2016年5月,應邀至德國宗教與醫療國際會議發表有關「法的療癒」資料庫規劃構想的專題演講✱,會中得到多位學者的肯定與鼓勵。同年6月,決定正式成立並命名此項研究工作為「法的療癒」專案,並籌措相關經費✱,以持續推動相關研究、教學與資料庫建置工作。「法的療癒」專案在杜老師往生後,由洪振洲老師及梅靜軒✱老師繼續帶領與執行。
「法的療癒」專案擬全面搜羅漢譯佛典中與佛醫相關的文獻內容,藉重數位人文技術,建置資料庫。以期協助佛醫研究者無論要從巨觀或微觀的角度進行佛醫研究,都可容易的取得佛典中的第一手文獻。此專案的建置內容可區分成兩大部分,包括:
後續並針對此兩部分文獻,進行內容分類、索引建置,使之可方便地連結到佛教大藏經電子全文。本專案之成果,期望能在以下方面有所貢獻:
本計畫目標在於收集所有在漢譯佛典中與佛醫相關的文獻內容,細部將文獻內容區分成兩大部分,包括:
意指文獻內容與佛醫研究主題直接相關的文獻。
意指文獻主旨並不一定直接與佛醫研究主題相關,但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在文字內容用了與佛醫研究主題相關的詞彙(如:藥材、藥方、疾病與症狀、身體部分…等等)。
在此兩種範圍定義之下的文獻集合,並非為兩個互斥集合,而是兩者間具有一定程度重疊,如圖表1所示。但若以文件屬性來看,兩類文獻實具有相當程度的差異。就主題相關性來說,上述第一類的「佛醫主題文獻」較貼近資料庫的主題,可說是本資料庫的核心資料集,而第二類的文獻內容較類似於廣泛性的補足本資料庫的涵蓋範圍。而在文獻數量上,「佛醫主題文獻」的數量可能遠低於「包含佛醫詞彙之文獻」。
圖表 1 計畫架構圖
在資料庫建置的策略上,為使有限的資源能發揮最大的效果,我們預計針對第一類的「佛醫主題文獻」,進行文獻研究,儘可能收集此類文獻的清單,據以建立數位目錄;並擷取相關內容,建置數位全文,收錄於資料庫之內。而針對「包含佛醫詞彙之文獻」之部分,資料庫內將不收錄全文,而是改以記錄相關詞彙的清單及其上下文資料,與該詞彙出現於電子大藏經內之連結位置來取代。以下就佛醫主題文獻和包含佛醫詞彙之文獻的研究方法與步驟,分別概要說明。
(一) 佛醫主題文獻
最接近佛醫主題的文獻,當屬在三藏中直接論及病痛、療病和醫藥等之內容。佛教典籍部帙龐大,要在茫茫經海中尋找佛醫主題文獻,並非易事。若以佛教發展脈絡來說,代表原始佛教時期的《阿含經》和律藏,其中記錄了豐富的佛陀有關「老」、「病」、「死」直接的身教、言教;在律部中,則有佛教中良醫的代表人物耆婆療治比丘疾病的許多記錄,以及建議衞生保健事項的相關記載;又隨著佛教的思想發展以及在世界各地傳譯過程中的文化融合,自然產生了佛醫思想與實踐的流變,凡此種種,都有相當值得探究的價值。
循著上述思路,並在參考既有佛醫主題的發表著作後,本專案從三個方面著手收集整理佛醫主題文獻:一、漢譯四部《阿含經》醫病相關經文;二、漢譯耆婆相關經文;三、《中國佛教醫藥全書》✱目錄。
就已尋找到確實相關於佛醫主題的文獻段落之基本處理方式,是將該段落的基本資料(經名、經號、頁碼、起訖行號)等訊息,記錄於我們的工作資料庫中。後續將利用此段資訊,由CBETA 2016光碟中所附之原始檔案中,擷取相對應段落之文字內容和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標記資料,套上適當的TEI框架後,儲存於本專案的XML資料庫之中✱。此外,當所收集的佛醫主題文獻數量漸多,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適當地組織並呈現這些佛醫主題,因此,在專案研究與建置過程中,同步歸納出了佛醫主題分類表。我們在專案網站呈現時,即提供主題詞和資料庫全文檢索等不同操作方式,以方便使用者理解與運用專案成果。
又在佛醫主題文獻的文獻集合中,已知漢譯《阿含經》存在多語對照的平行譯本,與豐碩的優質二手研究文獻,這些都是研究漢譯《阿含經》時,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因此在呈現漢譯《阿含經》相關佛醫主題文獻經文的內容時,除直接顯示佛醫相關之段落外,我們參考《阿含經》多語對照之平行經相關研究成果,收集與其個別平行的多語文獻。接著透過網頁介面清晰地呈現漢譯《阿含經》佛醫主題文獻與其多語平行經間的對照關係,並提供平行經之間的對讀介面。
(二) 包含佛醫詞彙之文獻
針對「包含佛醫詞彙之文獻」之部分,資料庫內並不收錄全文,而是紀錄相關詞彙的清單,詞彙上下文脈,與該詞彙出現於CBETA-RP內之網址連結。這些相關的詞彙來源,是以《大藏經索引》(以下簡稱《索引》)內的資料為主要來源。
《索引》由日本大藏經學術研究會邀請六所佛教大學✱負責編撰而成,是根據《大正新修大藏經》(以下簡稱《大正藏》)中之印度、中國、日本等三國撰述共85冊之內容,作成共48冊索引以利學者應用。《索引》的用語之選擇,是以漢譯大藏經為準,以總合研究✱之方法,每頁選出50個學術用語(即後文所稱的「詞彙」),而把它配於50種分類項目。50種分類項目,以印度撰述部分為中心,而每項目之下再細分若干細目。且《索引》在編製過程中,投入大量佛學專業人力,以學術態度與方法執行,目標在使其為國際性的工具書✱。這是本研究選定《索引》,從中尋找佛醫相關詞彙來進行數位化建置的主要理由。
本研究所關注的,是《大正藏》第1-55冊的印度和中國撰述,對應《索引》第1-31冊;以及在《索引》所訂的50種分類項目中,選取包含較多佛醫相關詞彙的3種類別(「心理」、「生理.衛生」和「醫術.藥學」),做為處理範圍。如同前述「佛醫主題文獻」之處理順序,針對詞彙之處理,也是先從阿含部著手,再到律部及諸部等,逐步建置以佛經詞彙連結經文全文的功能。
建置數位化佛醫詞彙有三個主要目的:
可以依據《索引》提供的佛醫詞彙,查找出有意義的佛醫經文段落。
《索引》雖提供索引資訊回查詞彙所在經文段落,但人工查閱是兩段式查閱,十分耗工費時。故擬將目前的紙本查找方式,建置成線上詞彙檢索系統,可直接由詞彙連結到所在經文段落查閱全文。
在將詞彙數位化之後,或可便於針對佛醫詞彙進行語料分析等,透過數位科技的應用,輔助人文學者發現創新的研究觀點或議題,亦可發展多元化的應用方案。
本專案自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8月23日為止,兩大重點數位內容與個別進度,完成如下:
專案名稱 | 法的療癒資料庫建置與研究專案 |
專案期間 | 2016.07.01~2017.12.31 |
計畫主持人 | 杜正民、洪振洲、梅靜軒 |
經費來源 | 至誠感謝以下個人或機構共同贊助本專案: |
執行單位 | 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圖書資訊館數位典藏組 |
協助參與人員 | 專任助理: 黃舒鈴 兼任助理: 湯淑瑛(網站設計與開發)、張舒芳(文獻研究與數位標記) 系統工程師: 周邦信(網站開發技術指導與系統支援) 工讀生(《大藏經索引》打字與檢校): 陳怡靜、陳英鳳、釋常平、釋真吉 |
問題回報與聯絡 | da@dila.edu.tw |